搜索
企业微信
企业邮箱
OA系统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公司简介
    发展定位
    董事长致辞
    荣誉资质
    核心优势
    发展历史
    公司视频
    组织架构
    管理团队
    合作伙伴
  • 资讯中心
    公司要闻
    公司动态
    通知公告
    政策法规
    时政要闻
  • 业务介绍
    风险化解
    结构调整
    金融服务
  • 企业文化
    文化理念
    企业风采
  • 党建工作
    党建工作
    工会动态
    学习资料
  • 廉政建设
    廉政建设
    廉政学习
    信访举报
  • 人力资源
    人才理念
    人才招聘
  • 联系我们
    联系方式
    在线留言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公司简介
    • 发展定位
    • 董事长致辞
    • 荣誉资质
    • 核心优势
    • 发展历史
    • 公司视频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管理团队
    • 合作伙伴
  • 资讯中心
    • 公司要闻
    • 公司动态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政策法规
    • 时政要闻
  • 业务介绍
    • 风险化解
    • 结构调整
    • 金融服务
  • 企业文化
    • 文化理念
    • 企业风采
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工会动态
    • 学习资料
  • 廉政建设
    • 廉政建设
    • 廉政学习
    • 信访举报
  • 人力资源
    • 人才理念
  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联系方式
    • 在线留言

全站搜索

专题专栏

向下滚动了解更多
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
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
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
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
党纪学习教育
国家安全宣传教育

诚实守信,不逾越底线——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①

发布时间:2024-09-29       作者:人民日报    

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、新编历史晋剧《日昇昌票号》里有这样的情节:当饥寒交迫的魏老太拿着被水浸过的汇票来兑银子,伙计难辨数额怎么办?日昇昌票号大掌柜雷履泰责人详查账目底簿,当机立断,兑!当伙计忽略差价少给客商兑了七两八钱银子怎么办?雷履泰斩钉截铁,补齐!正是靠着这种诚信精神,日昇昌票号实现了分号遍布全国几十个城市、商埠重镇,以“汇通天下”著称于世。

2022年1月27日,正在山西晋中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昇昌票号博物馆,了解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的孕育、发展等情况,强调“要坚定文化自信,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,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”。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,也是对金融文化传承创新的明确要求。

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、建设金融强国,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浸润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,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,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,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、金融理念、金融精神,是“两个结合”特别是“第二个结合”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。其中,“诚实守信,不逾越底线”居于首位。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、建设金融强国,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这一实践要求。

“信,国之宝也,民之所庇也。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,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、经营观的重要体现。四川成都,交子金融博物馆,“千斯仓”钞版印样等展品,无声讲述着世界最早纸币“交子”的故事。北宋初年,成都已是内陆繁华的商贸中心,各地商旅云集于此。当时四川用铁钱,买一匹绢需要90斤到100斤的铁钱,携带不便。为破解“值轻量重”的难题,成都出现了经营铁钱保管业务的“交子铺”。存款人把铁钱交给铺子,铺子用楮纸印刷纸券作为支付凭证,上面清晰标注了用户存放的铁钱数量,供其异地兑现,这种楮纸券即为“交子”。以信用为依托,一张张薄薄的纸券,成为蜀地商贸业繁盛的重要支撑。从商鞅“徙木立信”,到季布“一诺千金”,再到“交子”以信兴商,对诚信的重视与追求,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。时代在变,但诚实守信始终是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。

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,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。小到个人办理信用卡,大到企业获得融资授信,金融活动时时刻刻建立在信用之上。新时代以来,针对资金空转、套利等现象,开展市场乱象专项治理;扎实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,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;出台《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》《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》《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》等文件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。截至2023年末,我国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23.4万亿元,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、监测、管理、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得以发挥,让“诚实守信,不逾越底线”更加深入人心。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,方能筑牢金融高质量发展的“诚信之基”。

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,既要靠自律,也要靠他律。一方面,应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引导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,将诚实守信融入各项业务,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承诺;要发扬铁算盘、铁账本、铁规章精神,始终不做假账,诚实经营,珍惜信誉,不逾越底线。另一方面,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,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。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,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软环境。

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,曾以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故事阐释“坚守讲义守信的品行和操守”——“大堂内挂着的是‘戒欺’的牌匾,告诫员工牢记诚信经营;大堂外挂的是‘真不二价’的招牌,接受客户的评定监督”。对于金融行业而言,诚实守信更是安身立命、不断发展的生命线。既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“硬实力”建设,也促进价值观、行为规范等“软实力”提升,推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将“诚实守信,不逾越底线”扎扎实实落实在本职岗位上、具体行动中,就一定能不断谱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

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

传真:
029-81158088
电话:
029-81150088
邮编:
710021
地址:
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未央路170号赛高企业总部大厦 25 层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公司简介
    发展定位
    董事长致辞
    荣誉资质
    核心优势
    发展历史
    公司视频
    组织架构
    管理团队
    合作伙伴
  • 资讯中心

    公司要闻
    公司动态
    通知公告
    政策法规
    时政要闻
  • 业务介绍

    风险化解
    结构调整
    金融服务
  • 企业文化

    文化理念
    企业风采
  • 党建工作

    党建工作
    工会动态
    学习资料
  • 廉政建设

    廉政建设
    廉政学习
    信访举报
  • 人力资源

    人才理念
    人才招聘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联系方式
    在线留言
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陕ICP备17002481号 技术支持:硅峰网络